笔、墨与笔墨精神
牛年伊始,春节休笔数日,脑中竟冒出这样的思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书画家为什么会在用笔用墨上苦苦探索,产生出如此神奇迷人的变化?古今书画大家又是凭借什么创作出充满个性、流传百世的艺术精品?有无数好作品为什么不看落款、印钤就能一眼看出出自谁手?一个艺术的门外汉,在笔、墨与笔墨精神的深奥课题前产生了种种稚见。
书法和绘画是一对艺术上的孪生姐妹,有着十分亲密的历史渊源。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无以传具意,故有书。无以具其形,故有画。”书画都要讲究用笔和用墨的变化,只有在用笔、用墨上取得神奇变幻,才会使作品产生出千姿百态。因此无论是历代还是现代书画家们无一不在用笔、用墨上苦苦探索追求、锲而不舍、终身不悔,力求使“每一有力的线条都直接显示某种感情的技巧”(《中国画法研究》)。也正因为用笔用墨的迥然不同就产生了浩瀚的各具风格的中华书画瑰宝。
笔法,即用笔的方式方法。古人对笔法十分重视。晋成公绥在他的《弃故笔赋序》中曾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取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宜。”笔法在历代书画家手中不断实践、探索、创新。创造出众多各具特色、表现力极强的用笔方法。比如南齐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以笔为主见其笔 ,以墨为附见其肉”。近代大师黄宾虹“无一笔是笔 ,无一笔不是笔”。潘天寿的“处处是笔”。用笔之法在乎心使腕运,古今书画家想要自己的作品臻于化境,都无不在用笔上下功夫。笔法上的丰富变化使其作品的气韵生动,入神如画。当然,用笔目的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意义,决不可空炫构线技巧,以玩弄笔墨为目的。
墨法,即用墨之法。早在中唐时期,美术史籍中就有“运墨而五色具”之说。一个书画家如何能精妙地运用墨色的干、湿、浓、淡,是其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其个人风格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墨自笔出,笔由墨现”,笔墨的有机结合,构成书画的千变万化。古人云“笔为骨,墨为肉”,笔墨是书法和绘画的重要而独特的造型手段。墨法中有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等等,而水又是笔和墨之间一个神奇、又最难驾驭的至关之物。黄宾虹大师《宾虹画语录》中说:“古人墨法妙于用水,水墨神化,仍在笔力、笔力有亏,墨无光彩。”南通著名画家尤无曲老先生就是用他的一生追求“笔墨水融”。
笔墨精神。高超的笔法,精妙的墨色变化为诞生一幅成功的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一幅能反映时代精神、个人风格、具有震撼力,甚至能流芳百世的精品仅此还远远不够。何也?一幅书画作品应该是作者笔墨技法、才学胆识、人格学养等等各种因素的结晶。我市书法家孙淼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通过与古人对话,于经典处汲取了大量营养,要在创作中得到释放,把表现欲充分宣泄出来,以作品来展示精神,用才华、悟性、天分来写自己的心性。”笔墨当随时代,书法也好,绘画也好,必须体现时代脉搏跳动的轨迹。祖国的大好河山,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当今书画家提供了唯一的源泉和丰富的题材,为产生大量书画精品、名品提供了沃土良壤。这里还想强调一点,那就是她与人品的密切关系。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这样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气韵生动的作品从来出自人品高雅的作者。书画家的“人品”,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品德,还应包括修养、气质和境界。人品高,书品、画品才能高,作品折射出来笔墨精神才会高品位、强震撼。
牛年牛思,愚知笨见,敬请指正。
(蒋云龙先生的这篇文章曾先后在中国《书法导报》、《中国老年书画艺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书画艺术》会刊及南通书法家协会网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