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新闻摄影中要注意考虑的几个关系
南通市老年大学 葛克平
前言:题材班重点是要共同探讨拍什么?怎么拍?我们在讲解这些课程时,要初步解说这些题材的基本知识、历史进程,让大家了解到摄影是个多门类的综合艺术,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摄影,都有它的不同历史来源和个性要求。因为学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讲理论,最好是简洁易懂、点到即可,而着重要结合课题的中心内容,深入浅出、重在实践和可操作上多下功夫。我认为可以在全面学习各类课题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爱好、优势可以选择其中一两个专题深入研究,多拍、多实践、多出好作品,譬如下文所论述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客观与主观、一般化与深层次、大场景与小特写、新闻与纪实
新闻摄影主要是依靠新闻媒体专职摄影记者,但各家媒体也都需要业余摄影作者提供摄影记者难以拍到的各种新闻图片,丰富和活跃版面。对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讲,拍新闻是最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艺和文字水平。我在几十年的业余摄影中,选择的就是一条新闻摄影之路,在这条既普通而又特殊的道路上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也同时收获得了只有摄影人才能感受到的欣慰和乐趣。自从1979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第一幅新闻图片,至今30多年来,先后在33家媒体上,录用我的新闻和艺术图片3200多幅次,现在虽年过古稀还依然钟情新闻摄影,多年的业余摄影道路给予我慷慨馈赠的同时,我也感悟了有关新闻摄影方面的许多哲理。用我的实践体会与我们老年摄友们共同探讨在业余新闻摄影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关系:
一、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之间的关系
业余新闻摄影人拍摄新闻图片,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诸如重要题材无法获知、被摄对象会对你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感、媒体录用稿件首先使用自家记者的等等,如何处理好以上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新闻意识,以敏锐的思维,独到的眼光,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加以提炼,就能出题材。其次要出好的新闻作品,必须要有好的人品,业余摄影爱好者在拍摄新闻的采访中,要得到对方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必须以真诚的情感与对方沟通,做到不骗、不吹、不假冒。再次要使媒体能录用你的图片,主要看所选择的题材,新闻价值高不高,图片拍摄的质量好不好,能不能突出主题,有没有视觉冲击力,如果这几个方面都能做好,大部分媒体编辑还是能看中的。我经常收到一些用过我的图片稿但又素未相识的媒体编辑给我来信、来电话约稿、指出我发稿时应注意的方面,鼓励我多出好的图片供给他们使用。我每次外出采风,都会留意拍一些媒体可能会采用的图片,坝上红叶被中国审计报录用、九寨沟的冻瀑在新华日报新潮版连用两幅。去年钟楼广场装饰峻工,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于是利用了两个早晨拍摄了的一组有大、中、小不同景别的图片,以组照叙事录用在江海晚报影像版。
实践证明,业余新闻摄影人只有选好特有的题材,用优质的图片才能打动媒体编辑,赢得他们的关注。要想拍一幅好的新闻图片。只靠勤奋还不够,还要靠自己多动脑子,做思考型业余新闻摄影人,我们要设法从传统习惯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用“新闻眼”去发现与众不同的东西。有一次我和许多影友到开发区安惠生物公司,偶尔发现了不受人们关注的人工培育的一对龙型灵芝,我看准了这是一个很稀少的好新闻题材,当即选好角度拍摄下来,并及时作了采访,这幅图片先后被中国特产报、新华日报等四家媒体录用。总之,我们业余新闻摄影人虽然客观条件比较差,但只要我们主观上做出努力,做新闻摄影有心人,把信息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脚踏实地地走到群众中去,考虑到我们老年摄影人的优势,一是有时间,二是有多年在各条战线、各种岗位上积蓄的工作经验,三是有记者也更难以得到的社会深层的资讯和人脉关系,就一定会有拍不完的深刻而鲜活的新闻摄影题材。
二、一般化的报道与深层次报道之间的关系
单幅新闻图片,应是从没有修饰、无人为摆布的第一新闻现场抓拍的真实图像,而一幅新闻图片因可视性受到限制,不可能将题材中的诸多新闻元素全部收入到画面中,只能让读者从图片中感受到新闻某一焦点的同时,延伸到图片以外的想像空间,或是通过有关文字新闻或图片文字说明,来充实完善画意未能表达出来的真实内涵。这样的单幅图片往往只能是一般化的报道。而在当今的读图时代,许多媒体已特别注意到采用图片来作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化报道,用组图和图片故事来进行新闻叙事,用图观念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这对业余新闻摄影人又提出了一个拍摄组图的要求。在苏通大桥建设期间,我多次用组图在相关媒体上报道施工进展情况和建设者的风采。从实践中也逐步摸索了一点规律,组图报道,一定要拍好一幅能升华主题的主打图片,其它图片都不要贪大求全,一幅图片只能记录这个题材中的一点,越个性化越好,要注意图片之间内容的衔接性,以多点(多幅)组成一个整体。
单幅新闻图片报道与多幅图片进行深层次叙事,同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但它又是用两个不同拍摄手法来实现的。如何确定某个题材用单幅图片进行一般化报道还是用多幅图片来进行深层次叙事,首先在内容定位上要准,宜用单幅的就用单幅,千万不能为了组照报道而凑合着拍摄,往往用单幅图片不能表现整个事情及人物故事时间跨度、进程、变迁的题材,可根据情况确定组图叙事,有跟踪价值的可以进行追踪报道或系列报道,在拍摄技巧上要创新,在表现手法上要灵活。就如端午节在北濠河龙舟比赛,那是一个大的题材,最适宜用组照报道。那天我从几个不同角度拍摄后选取了7幅发给江苏凯风网,很快就在网上录用了。这一题材没有给南通两家报纸发稿,因为他们都有记者到场拍摄。但我们摄影系班主任钱伟章同志,那天他很有远见的用心从高视野拍摄的一幅记者没有拍到的龙舟赛场终点鸟瞰图,成为晚报用组图报道龙舟赛的压底大图很有气势。
三、大场景与局部特写之间的关系
图片新闻是在新闻现场拍摄的人们活动和所在场景的实况,同一题材的大场景图片和特写图片,两者内容是相一致的,只是画面的取舍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大场景图片在画面中能收入现场的诸多新闻元素,运用好了,对主体能起到烘托和增强作用。而拍摄特写图片是靠提取局部最精华的部分以小见大来表达主题。拍摄技巧运用得当,它既能加强和突出新闻事件的本质,展示新闻对象的外部结构,又能通过外部的再现去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更多的画外联想空间。
我在拍摄“葡萄熟了”这幅新闻图片时,选择了最佳拍摄角度,采用小特写的构图手法,将人与一串串诱人的葡萄和田间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主体形象较为突出的新闻图片(上左图),发稿后很快就被新华日报、江苏工人报等5家媒体录用。这个题材,如果不找准拍摄的切入点,只拍摄葡萄园的大场景(上右图),画面中就只能见到葡萄架,很难突出那晶莹剔透的葡萄,主题不突出,图片没有视觉冲击力,首先就不可能被报纸编辑看中,而失去见报的机会。从多年的实践中我感到一个大题材的拍摄,也可以拍局部,用小特写展示大题材,原则上对题材内容要加以认真分析后,用什么样的画面最能表现该题材的主题,就用什么样的构图方式来摄取。有人认为新闻摄影题材很少,实际上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新闻摄影题材到处都有,大到社会方方面面小到身边小事。就如:我家培育的几盆仙人球去年先后四次开花,那几天在家没有事我用效果镜从不同视觉,拍摄了几幅趣味小品图,因为视觉效果独特去年被晚报录用,今年再配上几张荷花趣味图, 3月31日又被江苏凯风网以“意境花卉” 为题录用了6幅。
四、新闻图片与纪实图片之间的关系
新闻图片是记录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的真实写照。从社会价值取向上定位,每一幅新闻图片都具有新闻和纪实的双重意义,因为它今天是新闻,明天就是历史,明天的明天就又成了文献资料。所以说,一幅新闻图片它既可在相关媒体发表,又可作某一事件或人物活动的历史瞬间的纪实图片长期保存。纪实图片是按某一特定题材内容的多少、事件的大小、延继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是否拍单幅、多幅,还是几百、上千幅。不论是哪一类的纪实图片,它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反映现实是新闻图片重要,记录历史是纪实图片不可缺。不论是业余新闻摄影人还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都应该在拍摄新闻图片的同时,多拍些记录历史、记录民生、记录人们生活变迁的纪实图片,为历史留下一点史料,这是反映一个摄影人有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具体表现。从这两年题材班同学缴来的摄影作业看,许多同学都能用心拍摄身边日新月异的变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闻、艺术和纪实图片。
纪实图片不一定都有新闻价值,当时并不会被人们看好,但经过一段时间或很常时间的沉淀后,就会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历史资料,成为记录社会变迁、发展进程的切片。故此,我们业余摄影人一定要确立拍摄图片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新闻而急功近利。用我们的镜头,为历史留下一些未必精彩,但完全真实的写照,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社会责任。
( 网站编者注:该论文获南通市第二届老年教育教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