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老年大学欢迎您!
网站搜索:

我的书法理念

发布时间:2015-05-06 16:25  作者:老年大学

    工作期间,我爱好书法但无暇顾及。偶尔浮光掠影,学点皮毛。退休后有幸在市老年大学学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甲骨文书法,又在书法创作研究班,接受国家一级美术师张晏先生的教导,07年参加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举办的培训班学习,受到张旭光、刘文华、钟晨等名师指点,07-09年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学习,得益于刘飞、郑文甫教授的指导,加上自己的不断摸索,对书法这门传统文化的瑰宝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书法理念。理念者,理论观念也,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理论、观念的意义在于能动地指导实践,使实践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我的书法理念概括起来四句话:
(1)艺术上求真。书法是一门艺术,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没有固定的模式。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我们初涉者就不能偏离轨道,误入歧途,所以必须求真。即沿着正路子,学到真本领。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承传统,重临摹。在继承传统上老老实实下功夫,在临帖上下功夫。选一流的碑帖,,选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碑帖,认认真真沿着入帖一形似一神似一出帖的路子走下去,不偏离轨道,不偷工减料,不急功近利,不求日新月异,但求日积月累;不求突飞猛进,但要循序渐进,沿着书法艺术的科学发展轨道前进,不急于求成,而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其次,要重基础,循法度。即从用笔、用墨、点画,结体开始,不拔苗助长,不朝秦暮楚。重内涵发展,强化字内功,兼顾字外功。第三,不跟风,不作秀,不搞花架子。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实务精神。要突破重点,攻下难点,在对笔法、墨法、章法上多下功夫。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
(2)技巧上求变。变,是一切艺术长青的法宝,是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变则活,不变则死。当然,不是盲目的变,也不是背离艺术规律的变,而不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变,以传统法度为基础,先继承,再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其次,是在熟练地基础上求变,熟能生巧。如果不循传统,想变,可能弄巧成成拙。不是变美,反而变丑。“东施效颦”之所以难看,成为笑柄,是因为她不顾自身的客观实际,盲目效仿别人,自以为很美,其实很丑。根源在于自身的素质太差。再次,要在幅式、章法、字法,用笔上求变。王羲之之所以能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学养丰厚,技艺高超,所以,在适当的环境、氛围中,能驾轻就熟,娴熟于心,挥洒自如,点画、结体、千变万化,游刃有余。所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包含有继承的基础上求变的意思。
(3)内容上求新。即不要老一套,人云亦云,人书亦书,不分时间、地点、对象都是不加选择地写唐诗、宋词。难怪有的外国人之一说:是不是中国书法规定只许写唐诗、宋词。如果一次展览,大家都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日照香炉生紫烟……”,即使写得再好,也会让人看而生倦,产生审美疲劳。
去山西采风,看黄河壶口瀑布,如果大家都写古人描写黄河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虽然都是千古名句,即便各人书法不同,风格不同,内容雷同,也会令人乏味,或者有江郎才尽之嫌。张晏先生为壶口瀑布的壮美气势所震撼,在精心构思之后,笔飞墨舞,一气呵成,写成两张四尺宣纸拼接的“惊浪奔雷”四个大字,令人惊叹,拍案叫绝,除了高超的书法技艺,词句的立意,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而且形容当时的场景也非常贴切,令人眼前一亮,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重阳节,与老年人有关,也是敬老节。不少人写毛泽东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有的人写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内容都很好,但是,作为书法内容写的人多了,也就乏味了。全国第二届重阳书画征稿,在几千份书法作品中,写“人生易老天难老”的就有300多份,好像是命题创作。因此,在以同一内容创作的众多作品中,评委评审时,无疑进行比较,优中选优,而对作者来说,则会增加入选、入展、获奖的难度。结果,除了极少数确实技艺出类拔萃、设计新颖,章法独到的入选的外,不少功夫较好的如书写其它内容或许可以入选的也被淘汰了。原因很简单,千遍一律,雷同重复,令人乏味。我近两年来重阳节则写:“朝阳夕阳,一个太阳,朝霞晚霞,同样辉煌。”“老骥岂可空伏枥,壮心犹能展雄风。”现代诗学大师臧克家有一首《述怀》诗,深受老年诗友的青睐。“自沐朝晖意蓊茏,休凭白发便呼翁。狂来欲碎玻璃镜,还我青春火样红。”同样是老年话题,同样是老年励志,这首诗立意新颖,另辟蹊径,形象思维中充满哲理,老套话题中赋予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如果再加上新颖的设计、合理的章法、飘逸的书法,肯定会从众多的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书法理论家夏廷献在《试论书法内容》一文中认为现代书坛书写内容:参观书法展、看书法作品集、观摩书法表演,就会发现三多三少:抄写多自创少,诗词多散文少,古代多现代少。所以,现在多数书法征稿启事中关于书写内容部分都有一句:欢迎自作诗词。作者提倡书法内容:说心里话,说新鲜话,说明白话。书法史上流传下来的作品,例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写的都是心里话、新鲜话、明白话。书写内容与字体相谐相生、相得益彰。如写:龙飞凤舞,万马奔腾,剑拔弩张,龙腾虎跃这些个性张扬的内容,宜用行书草书甚至狂草,如写“和谐社会”,“”“清风明月”等性格温和的词语,则不宜用草书。笔墨当随时代,每一代书法人都有创新的责任和义务,以便为传统“添砖加瓦”,而创新,首先要在内容上创新。当然,书写内容创新谈何容易。要强化字外功,博览群书,涉历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看书要多、要杂、要广,以便需要时,眉头一皱,词上心来,甚至不假思索,信手拈来。
(4)形式上求美。通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这里的“决定”“服从”主要靠作者的审美情趣,认识能力。一幅作品的形式往往受字数的多少、文字的内容、展示的场合等因素的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书法人的审美情趣。
近年来书法形式上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①尝试创作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品。不要只习惯于写条幅。大小、横竖、方圆及不规则的幅式都要适应。大的:如中堂、六尺甚至八尺。小的如三尺、小品,甚至微型作品,小巧玲珑。横批、对联、条幅、扇面、斗方、团扇、异形扇、乃至手札、册页等。各种形式齐备,需要什么形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肯定是最佳理想。
2.适应时代,注入新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呈多元态势,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宣纸除本色的白色外。不同色彩的宣纸应运而生。有的扇面,有的还有不同色彩、形式的拼接、制作。戏剧上把服装、打扮叫行头。日常生活中服饰、化妆。当然前提和关键是书法艺术。但是高超的书法艺术再配上合理而时尚的装饰,那就是好马配好鞍,相得益彰,形神兼备。
当代社会流行一种创新思维的理念。生产厂家都希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在书法创作上也应该是这样。所以书法创作上既要尊重传统、约定俗成,又要合理创新,不落俗套。

  艺术上求真是基础,技巧上求变是关键,内容上求新是突破,形式上求美是发展。四个方面并不一定同步发展,但也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顾此失彼。既要重内涵,又要重外观,不要畸形发展。
有了正确的书法理念,并指导实践,持之以恒,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书法个性,大而言之,就是个人风格。个人风格固然是个人道德情操、文化涵养、自然环境、职业阅历等多方面因素在笔下的体现,但就书法而言,风格的形成,技艺的提高,展厅的效果,却与艺术上求真、技巧上求变,内容上求新,形式上求美的书法理念密不可分。
                                                                                   (作者周宝录为南通市老年大学书法教师)